主题五幼儿心理卫生要求-乐鱼全站app

主题五幼儿心理卫生要求
日期:2023-12-04 14:32:21  作者:殷学军 来源:整理  浏览量:0

主题五幼儿心理卫生要求

1. 心理健康的标志:智力发展正常、情绪稳定愉快、和谐的人际关系、适当的求知欲、健全的个性特征。

2.心理卫生保健措施: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(具体从四个方面-摆正自己自家庭中的位置、让家庭充满笑声、正确对待幼儿的过失和错误、敞开家庭的大门)、重视培养幼儿正确的性别角色(幼儿期是形成性别角色意识、发展性心理的关键时期,要做到:正确对待幼儿的性问题;培养幼儿性别角色意识-3岁左右,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;培养自我保护意识,防止性侵害)、做好幼小衔接(身心两个方面的准备)。

3.影响因素:生理(遗传、后天脑损伤、感觉统合失调)、心理(气质、动机、情绪、自我意识)、社会(家庭、幼儿园、社会)

马斯洛需求层次论:生理需求-安全需求-社交需求-成长需求-自我需求

家长的教育方式:

民主型家长:在公平、合作、民主的气氛中,采取引导的方式为幼儿规范具体的行为标准,鼓励并支持幼儿独立思考,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。

专制型家长:依靠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力,采用斥责、体罚的管教方式,剥夺幼儿合理的需要,使幼儿在“绝对服从”的高压环境中形成自卑、胆怯、畏缩等不良的心理和个性。

放任型家长:采取放任的态度,使幼儿寻求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关心,幼儿往往自信心差、成就感低。

溺爱型家长:处处包办代替,致使幼儿依赖性强、缺乏独立性,环境一旦发生变化,便无法适应,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。过分溺爱会阻碍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,形成任性、霸道、随心所欲等不良的心理品质。

家长的教育态度与幼儿性格的关系:

民主:独立、大胆、机灵,善于交往,有独立分析想考的能力

严厉:顽固、冷酷无情、倔强,或缺乏自信、自尊

溺爱:任性、缺乏独立性、情绪不稳定、骄傲

分歧:警惕性高,两面讨好、易说谎、投机

支配性:顺从、依赖、缺乏独立性

过于保护:被动、依赖、沉默、缺乏社交能力

4.促进措施:植根家庭、学校引导、社会关注。

5.通用策略:强化、忽视、独处

6.幼儿常见心理健康问题(5大类14小类)

1)情绪问题:幼儿期恐惧(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-系统脱敏法、模仿学习法)、幼儿焦虑症(常见的类型有分离型焦虑、过渡型焦虑、期待型焦虑)、选择性缄默(女孩多于男孩);

2)品行问题:攻击性行为(形成原因包括父母的惩罚、榜样、强化、挫折等)、说谎(包括有意说谎和无意说谎)、虐待动物、偷窃(2-7岁是幼儿“自我中心”期8岁后);

3)学习问题:发展性语言障碍(由于发展迟缓而造成的语言障碍,可以分为表达性语言障碍和感受性语言障碍)、口吃(3-4岁使幼儿口吃常见年龄阶段,有一定遗传因素,口吃患者家庭的发病率可达36-55%;心理因素也是发生口吃的重要原因,如家长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进行过多矫正,或采用威吓、强制等方法训练语言;精神过渡紧张;某些疾病,如百日咳、麻疹或脑部受到创伤;幼儿模仿习得等,均可导致口吃)。

4)行为问题:夜惊(多是心理因素)、多动症(一种以注意障碍为突出表现、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常见行为障碍,多动幼儿和多动症幼儿从注意力方面、目的性方面、自制力方面进行区分)。

5)不良习惯:习惯性口腔动作(喂养不当;缺乏环境刺激或成人的爱抚和关心,特别是缺乏母爱;父母关系紧张或父母态度过于严厉)、习惯性阴部摩擦、偏食(易发生在6岁以内各年龄阶段)。


网站地图